近日,TE Connectivity(泰科電子,簡稱“TE”)汽車事業部中國區高速高頻產品線管理經理李棟,于線束行業年會上發表演講,展示了TE汽車事業部在中國制造賦能汽車產業方面的一系列舉措與成果。與此同時,TE汽車事業部中國區銷售總監曹錫澤則列席高峰圓桌論壇,針對行業發展歷史、標準、趨勢和熱點問題發表見解。
在圓桌峰會上,TE汽車事業部中國區銷售總監曹錫澤在“未來五年新能源市場趨勢”和“供應商如何賦能整車廠”的問題上分享了見解。曹錫澤指出,從客觀因素上,外部大環境的變化都在對汽車產業帶來持續影響,加強本土化研發與生產是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。隨著越來越多產業鏈伙伴加速本土化進程,TE能夠更多、更早地參與到與整車廠的溝通中。TE的本土化策略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:
1、不斷擴大中國本土生產規模,提高國產化率。
2、持續降本增效,提高生產效率。
3、技術創新,例如本土自主設計的沖壓端子系列,顯著優化生產效率和成本。
4、賦能線束廠客戶,通過產品的設計創新讓線束廠客戶優化裝配流程并實現自動化生產。
TE汽車事業部中國區銷售總監曹錫澤:
TE汽車事業部中國區銷售總監曹
“整車廠會根據不同車型、應用需求、成本考量來決定千兆或萬兆以太網的選擇。不論哪種方案,TE都已經實現了國產化設計和生產。”
在汽車數據傳輸的系統架構方面,傳統的分布式功能控制架構已日趨經典。當前,集中式的功能與位置域控制式的新一代架構,通過“將功能聚合到域”,實現了從“一盤散沙”到“功能整合”的跨越。同時,一些以單向、高頻數據傳輸為主(例如攝像頭)的鏈路,則天然更適合SerDes連接技術。TE在中國本土生產的以太網連接系統與小型化同軸連接系統,正是為以上應用量身打造。此外,TE所開發的新一代GEMnet多Gigabit以太網連接器以高達25Gbps速率和15GHz的高速、高頻傳輸,提前布局好未來連接,并將于近期實現全面國產化。作為以太網OPEN聯盟中TC9的主席,TE正積極協同行業伙伴,共同開發更標準、高效、可靠的下一代方案,例如差分和同軸混合連接器NET-AX+,可同時滿足搭載高速數字信號與高頻模擬信號的需求。
對于中國本土線束行業客戶,TE深度國產化中國智造,可提供包括壓接、組裝方面的大幅便利。從產品的一致性把控、零部件流程管理到精益,再到先進的壓接設備,TE可提供成熟高效、可靠認證、快速交付的數據連接方案。
新能源作為風口行業,近年來關注度與日俱增。對于一輛電動/混動汽車,其電驅動連接、充電連接、電池包內外連接和輔助用電連接,均可用到TE的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。
隨著新能源車型的多樣化,電驅動連接更加需要多樣化、差異化的產品來滿足需求。對于高續航、大功率汽車,載流能力和安全等級成為關鍵考量因素;而對于小體積、輕量化的微型車,則需要足夠小型化、緊湊型同時又能承載足夠載流需求的方案。TE中國本土自主研發的CSJ高壓連接系統可圓滿匹配不同的需求,滿足線徑從25m㎡到120m㎡,載流從90A到630A的不同等級需求,載流能力全面優于市場平均,緊湊設計更省空間,高級抗振持久安全,豐富兼容更多可能。
在充電方面,同樣是TE中國本土工程團隊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充電插座系列,涵蓋國標、歐標、美標、日標不同版本,可支持整車制造商面對不同國家和地區標準時的裝配需求。該系列產品不僅具有更持久的插拔性,靈敏的內置傳感器和更好的防護性,同時其在結構設計上大幅簡化裝配流程,節約生產時間,并為線束廠帶來線束批量預制乃至自動化生產的可能。
TE汽車事業部中國區
高速高頻產品線管理經理李棟:
“TE新一代本土研發的產品,均為客戶預留了大量選擇空間,包括預組裝服務、批量預制可能、銅/鋁導體更換選擇、焊接/壓接方案選擇等等,讓行業客戶在選擇了TE的同時,就相當于選擇了省心省力,降本增效。”
注:文章來源及版權屬于TE Connectivity(泰科電子,簡稱“TE”),捷邁科技僅作轉載分享。